运营岗位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涉及企业的日常运营,更关乎企业的战略规划、市场定位、用户增长与留存等多个方面。那么,运营岗位具体是做什么的?运营人员又该如何高效开展工作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运营岗位是做什么的?
运营岗位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位,其核心职责在于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活动和手段,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增长、用户活跃度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销售额增长等。具体来说,运营岗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运营岗位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涉及企业的日常运营,更关乎企业的战略规划、市场定位、用户增长与留存等多个方面。那么,运营岗位具体是做什么的?运营人员又该如何高效开展工作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运营岗位是做什么的?
运营岗位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位,其核心职责在于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活动和手段,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增长、用户活跃度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销售额增长等。具体来说,运营岗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互联网赚钱是不是越来越难了?之前都说互联网创业是0成本,门槛低,很多人都通过互联网创业赚到钱了,现在这条路子还行得通吗?针对这个疑问,我们来简单讲讲。
01
今年开始基本没太更新公众号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项目太少了,没什么好播报的,可能今天播报一个项目,三五天后就凉了,没啥意思。
去年后半年我就发现整体零撸圈形势不太好,以为今年能有好转,但实际上怎么样大家其实也有感觉,真的是越来越差了,零撸用户不赚钱,资金盘圈更是上车就跑路,遍地哀嚎。什么原因导致的?
又到毕业季,很多刚刚步出大学校园的年轻朋友们即将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然而不少商科背景的学生在找寻职业机会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品牌、营销、销售、运营等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价值贡献很容混淆,实际上甚至不少在这些岗位从业多年的职场人也仍存在困惑。
因此,本文试着从从商业本质的角度切入,从较为系统性的视角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对品牌、营销、销售、运营等概念和岗位进行分析,看看它们是如何协同推动企业的商业成功,相互之间又有着深刻的区别和联系。
在众多产品或运营岗位的面试中,面试官常常会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负责的产品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是什么。”同样,在进行行业分析或竞品分析时,深入了解行业/竞品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也是制定有效产品和运营策略的关键步骤。
然而,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具备哪些特征?两者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区别与联系?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未来的运营工作至关重要。
本期文章,便带大家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一探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的神秘面纱。
近日,绑定“周杰伦”IP成功上市的巨星传奇公布了其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业绩报告。雷报据此获悉:
2023年,巨星传奇的全年营收为4.30亿元,同比增长25.0%;归母净利润3451.5万元,同比下滑42.8%;经调整纯利(经扣除上市开支及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7440万元,同比减少约3.6%。全年增收但不增利。
此前,巨星传奇曾四度递交招股书冲击IPO,最终于2023年7月13日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招股书显示,巨星传奇2019年到2022年营收分别为8658.5万元、4.57亿元、3.65亿元、3.44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5.9万元、7806.4万元、4364.9万元、6038.9万元。
自从春节以来,我一直在准备一本关于人工智能的新书,对AI大模型及其应用关注的比较多。从OpenAI到Anthropic、Mistral,这些价值数百亿美元的AI大模型创业公司,再次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不朽的论断。
最近正在举行的英伟达GTC,每天都会刷新人们对AI技术进步的预期,其每一场演讲都在我的朋友圈引发了数以百计的转发和评论。不止一个人感叹说,GTC这样的开发者大会,让人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国内AI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热闹是别人的,我们什么都没有”。
真的是这样吗?早在一年多以前,我跟AI技术界和投资界的几位朋友对话,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生成式AI的突破还是要从应用层入手,因为中国公司最擅长的就是基于海量客户、复杂的使用场景去做应用。从互联网到智能手机,从To C到To B,历史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过去一年中国AI应用的发展史也正在证明这一点: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截止2024年初,国内AIGC应用的客户数(加总去重)已经突破5000万,而且仍处于井喷式增长当中。上述数字还不包括带有AIGC功能的综合性应用。
运营作为一门尚未被纳入专业学科的新兴行业,相关从业者都是通过参加培训或者自学的方式才进入运营的圈子,大多数并未建立知识体系,对“运营是什么”也没有清晰的认知。
想知道“”运营是什么“”的无非两种人,刚入行的新人和处于迷茫期的运营。
新人想知道关于“运营是什么”的定义,想了解常见的运营岗位有哪些。
从业者可能对运营一知半解,想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运营。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看法,和大家聊聊“运营到底是做什么的,做运营必须要明白的道理”。
什么是运营,运营有哪些种类
作为正打算从事运营但还未入行的新人,一般会从书中或者培训机构才了解运营的含义。那我们就先看看书中对运营的定义。
张亮老师在《运营笔记》中说: 一切能够进行产品推广、促进客户使用、提高客户认知的手段都是运营。
韩叙老师在《超级运营术》中说: 运营是为产品传递价值、打造生态和创造玩法
黄有璨老师在《运营之光》中说: 运营是通过聚焦具体的客户使用场景或转化场景,构建起“客户、产品、运营”三者的联系,与客户进行更好的沟通与互动,控制客户的预期、构成甚至体验,从而实现“客户获取&客户付费”以及“更好地实现已有客户维系”的工作。
处于新人阶段的同学看到这些概念,可能会产生“运营好厉害,运营真不错”的感慨,并对即将从事这么一份“高大上”的工作充满期待和骄傲。
但实际上,真正工作中的“运营”又广又杂,从写文案,发文章,做活动、陪客户聊天,做广告、做推广,各种涉及到驱动客户增长的杂事,都可以丢进“运营工作”的范畴内,以至于行业里大家都在说,运营就是个打杂的。
那么运营工作到底有多杂呢?
常见的运营工作岗位
1、产品运营: 根据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对产品进行内容建设,规则制定,客户维护,活动策划,产品迭代,功能需求整合等,从而提高产品流量、客户留存和转化。( 一个早中期的互联网公司,不需要把运营划分得那么复杂,就是需要有一个人啥都至少会点,啥都能干,还能把产品养活起来,所以他就成了产品运营)
2、客户运营: 将客户分层,围绕特定客户做拉新(找客户)、传播( 借助客户的力量拓展客户)、留存(用运营手段减少流失)、活跃(提高客户活跃和留存)以及转化付费的工作。
3、活动运营: 有计划地根据产品或业务线的目标进行活动策划、推广传播,效果评估等系列工作,根据客户活跃度、平台相关数据、规划活动规模和难易程度,进行差异化的项目进度管理和实施落地,从而增加客户积极性和参与度。
4、内容运营: 围绕着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搭建起来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
5、网站运营: 通过sem、seo等网站引流手段,增加平台或产品的曝光度,促使客户认知、关注或参与,从而提升平台流量及客户注册。
6、社群运营: 围绕客户更好的使用产品这个目标所策划的所有引流、转化、变现等一系列行为,深度挖掘客户需求,根据目标制定社群运营策略,定期策划活动,激发客户参与度,最终实现转化变现。
7、新媒体运营: 通过公众号、头条、搜狐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产品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的一系列运营手段,包括内容创作、发布制造话题、策划活动等手段
8、KOL运营: 负责平台KOL签约、合作、社群运营及内容策划方向制定与内容把控;结合KOL自身特征引导塑造人设,挖掘及培训KOL,提升KOL合作梳理或KOL稳定度,并定期配合KOL策划线上线下活动,扩展KOL影响力。
9、短视频运营: 了解各大短视频平台运营模式,并根据短视频平台特点,策划视频选题及脚本撰写、拍摄、剪辑等一系列创意内容制作,把控短视频内容方向,控制内容质量和品质;每日追踪各平台热门视频并捕捉其亮点,总结技巧;主动挖掘客户兴趣点和粉丝增长推广渠道。
10、数据运营: 根据平台或渠道的现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把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信息提炼出来,作为商品或未来战略发展的依据,以合规化的形式发布出去,供数据消费者使用。
还有太多运营细分岗位,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为什么运营岗位这么多?
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其概念的广义化:“一切能够进行产品推广、促进客户使用、提高客户认知的手段都是运营”。
因为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感知有延迟效应,所以仍然将新媒体运营、网站运营、活动运营等岗位划分在市场部,而非运营部门。
但是互联网公司一般会将驱动客户增长的工作岗位,都放在运营部,如市场部的网络推广、品牌推广放在运营部,简称网站运营、品牌运营,甚至有不少公司还会把市场部的BD商务放在运营部门,简称商务运营。
也就是说不少运营岗位是市场+营销+运营从业人员组合而成,再加上规模较大的公司,工作量多,一个岗位忙不过来,会将运营继续细分,如新媒体运营岗位可拆成内容运营、数据运营、活动运营等岗位。但在中小企业,新媒体岗位是需要懂内容、懂数据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运营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除了大公司专人专岗例外。
所以不用太在意运营岗位的概念,你只需要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是使公司产生客户增长。
如公司规模小,只打算招一个运营,那老板基本是期望你一人能把常见的几个运营工作都能落实下去,所以你主攻一个运营领域的同时,还要学习其他相关运营手段。
到了这个阶段的运营,工作几年后也会陷入迷茫期。
为什么做运营很迷茫?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7%,也就是说大部分运营都在经历一人身兼多份运营工作内容的情况——他们不清楚自己属于哪种运营、不确定正经运营、成为资深运营到底应该做哪些事,不知道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发展赛道。
虽然现在有各类运营专家、老师为大家讲解运营的概念和方式,但依然有很多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迷茫失措。为什么这些人在工作中反而更迷茫呢?我觉得原因也无非两点。
1、互联网公司内的运营岗位和运营工作的职责是高度不匹配的,有工作经验的运营发现实际工作与书中定义的不一样,或者公司要求的工作更多,从而迷失于自己到底属于什么运营,应该怎么成长的怪圈。
2、那些正在从事运营工作的人,已经通过几年工作逐渐明白了自己主要负责公司的客户增长,但遇到瓶颈了,想寻找更加有效的运营手段。
由于运营岗位细分种类较多,他们对运营的具体内涵产生了好奇心,比如从事新媒体运营的,会对专业的内容运营产生兴趣,专业的数据运营是怎么分析数据的,他需要精通内容运营、数据运营知识吗?再比如从事产品运营,想了解什么是活动运营,想利用活动运营手段增加新客户。他们可能在疑惑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运营,或者需要怎么学习才能在运营界更上一层楼。
当这些人抱着寻求解决当前问题的办法,再去看书中概念或定义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心声:
能别成天扯些高大上的概念术语吗?我不知道要开源、要节流、要裂变?你说的那些东西不错,但能落地执行?说了跟没说一样,都是正确的废话。
能整点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一句话的干货,让爷看完就知道该怎么执行落地,ok?
谈谈我理解的运营
那到底什么是运营?首先我们来看看运营岗位是基于什么样的环境诞生的。
运营的发展历程
在21世纪初期,互联网发展阶段还没有运营的概念,当时在很火的博客、论坛上制造口碑传播、内容运营(软文)的网站编辑,其实就属于运营做的事。
再后来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贴吧、微博、淘宝、公众号、抖音等各种软件平台被越来越多人使用,涉及的引流手段也因此逐渐增多,其岗位职责的划分越来越精细化。
以前互联网PC端盛行的时候,运营就是网站编辑打打杂就可以了,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对运营岗位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比如只有公众号的时候,一个人就能做好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但现在抖音火了,企业想获取到抖音的流量,就得找一个会短视频的去做抖音运营,甚至期望新媒体运营能有独立做视频的能力。(有多少人又要写文章又要做视频的,让我看看有哪些小伙伴这么惨。。)
根据运营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运营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主流获客技术的多样化,以及企业对客户增长需求的强烈渴望不断演变而来。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运营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的原因。
我理解的运营
运营虽然杂乱无章、不成体系,但其核心都是以客户为基础。你可以不清楚整个运营体系和工作范畴,但你要知道运营的本质:通过一系列手段让客户了解产品、信任产品、选择产品、喜欢产品并愿意向朋友推荐产品。
运营都是以结果为导向,新媒体运营发文章、抖音做视频、拉客户进社群,这些岗位存在意义不在于一天发多少篇文章、拉多少个人进群,而是为了让潜在客户能通过这些运营手段,在有业务需求时第一时间想起并联系上我们。
这里我就不扯那些大家老生常谈的,开源节流、促活转化、创新等高大上的名字了。作为想看什么是运营的各位客官,我想大家更喜欢听些通俗易懂,而非高大上让人混淆的专业术语,所以想给各位“爷”整点实在的。
总结
运营是什么确实需要了解,但更要明白我们作为运营正在面临“什么样的工作”。
1、如果你对运营感到迷茫,不用一直追求“运营是什么”的最终答案,运营是建立在被公司需要的基础上而诞生的岗位。每家公司的运营工作内容可能不一定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目标——为公司带来客户增长、创造价值。
道听途说的不一定靠谱,别人的建议只能是参考或者让你受到启发,成功与否关键还得靠自己思考并执行把事情做下去。
2、不要把自己局限于是什么运营岗位,岗位是死的,人是活的,尤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时代变革和公司发展需求的变更、运营始终是一份充满不确定性的岗位。
那些抱怨“我是做新媒体运营的凭什么让我做活动策划”,“我只负责社群、其他我不管”的人,很容易被内卷和边缘化。
运营是什么不重要,前提是你为了把运营做好愿意付出多少精力? 就算我们厌恶内卷,有自己的个性,但有一说一,你想提升就得去学习那些能带来客户增长的常用技术手段。
3、知道运营的各类概念术语,你可能是一名运营理论大师,但不一定是一名好的运营从业者。
运营都是实干派,不能落地执行的运营理论都是耍流氓。做运营如果是为了当一名老师可以沉迷于理论研究,但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操盘手。
你更多的是需要坚持学习,不断执行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的方案,通过一步步试错,优化出真正能为公司带来增长的解决方案。
4、你要知道运营是一个需要“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的岗位,如果你幻想脚踩筋斗云,就能一蹴而就,度过这九九八十一难的坎,那你不是在走错方向的路上,就是在被割韭菜的途中。
作为运营你要有经历用了各种方法还不能解决问题的觉悟,要有不怕面对问题,勇于寻找下一个解决方案直到成功为止的决心。
最后
关于各类运营,在这一篇文章里我也许道不尽说不全。
但我想尽我所能地说出我对运营的看法和见解,让那些正在迷茫或被坑的人少走弯路。
关于客户增长,或许我也没有一个绝对答案。
但我会不遗余力地分享自己在学习、实战摸索过程中的思考和观点,致力于研究那些能撬动某个增长点的解决方案。
本篇文章主要在于启发迷茫的运营新人和初级运营,对于细分岗位运营、营销和增长方法论。
这里没有利益相关套路,没有正确的废话,只有“干货”。也期望你能第一时间看到。
互联网运营人如何提升自己?岁月是把杀猪刀,催肥了肚腩,也催肥了职场经验。在运营圈摸爬滚打十余年,做过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项目,接触过各式各样的运营人,可以这样说,在运营这块,我走过的桥比大多数运营人走过的路都要长。
要说这么多年的运营经验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讲的,具体的执行层面的东西就不用说了,这样的工作内容大家按照执行流程,照葫芦画瓢,几天就能上手了。
这里我想聊聊大家最关心的职场发展,或者说是咱们运营人的成长路径。
古话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我为例可以知发展路径。不过我讲的并不能代表所有,有的人一毕业就进到腾讯阿里这样的企业,成长路径就不一样了,我只讲下普世的运营人成长路径。
01 核心思路是由点及面
由点及面这个词运营人估计都听过,作为互联网黑话,由点及面有点贬义的意思。那种虚的东西咱不讲,咱只讲实际的,由点及面也确实是运营人普遍的成长路径。
由点及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运营工作从一个点入手,一个点摸透了,再做另外一个点,等把所有点都摸透了,你就有了一个面的运营知识,运营岗这块基本上就稳了。
由点及面的特点是不能急,运营工作有个特点,大家一提起运营工作是做什么的,我们大多回答运营是打杂的,运营岗涉及的工作模块非常多,正是运营岗的这个特殊属性,决定了运营人必须一个点一个点的去攻克。
而对每个运营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都是需要时间和理解的,以运营岗四大模块,数据运营、活动运营、客户运营、内容运营为例。
把一个模块吃透最快也要半年时间,那把四个模块都吃透没有两三年的功夫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由点及面最让人不爽的地方,太耗时间。
现在的社会大家都很浮躁,三天学会短视频拍摄,七天精通广告投放等等,大家恨不得一两天就把别人几年的经验学到手,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欲速则不达,各位运营人一定要明白哇。
02 精通运营岗的每一个点
我做运营掌握每个点的知识时是很快乐的,可能和我喜欢获取新知识的性格有关吧,每次看到有新的内容我就很兴奋,一定要学会他。
虽然现在都上了年纪,学习新东西的精神一点不输小鲜肉,我会把学习新知识当成过关来看待,把新知识点都掌握就像过了一道巨难的关卡一样,乐在其中。
咱们运营人去到一个新公司,或者接手某个运营岗,一般也是从点做起,比如做新媒体运营,要熟悉所有的自媒体平台,熟悉那些媒体的同时,就是大家由点及面的过程。
如果看本篇文章的同学是新媒体运营,考考大家,自媒体平台有哪些,哪个平台的收录率最高,哪个平台涨粉最简单,哪个平台发文要求比较严,以及付费媒体有哪些,哪些媒体效果最好等等的问题。
这些问题若都能快速的回答下来,恭喜你,新媒体运营的点,你基本上都掌握了,新媒体运营的面差不多有了,接下来可以往其他知识面扩张了,比如效果广告投放。
如果上面的问题完全答不出来,说明大家还处在掌握知识点的过程,未来的路还很长。
拿我所知的自媒体来讲,我认为值得运营的自媒体至少有五个,某众号,某家号,某狐号,某鹅号,某乎。另外还有七八个自媒体平台,大家有精力的话,也是要去抓住的。
话都讲到这里了,顺便给大家说下为什么这些媒体有运营的价值,某众号不多说,每个公司必做的。某家号,收录好,但是审核严,广告多了会封号。某狐号,权重高,某鹅号,大厂的,收录也不错。某乎,引流效果很棒。
这些知识点我是怎么知道的呢?不是在网上看来的,都是自己实践中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经验,可以这样说,新媒体运营做了两年多,这一块我算是毕业了,大家把一个模块每个点都掌握了,这一块也可以毕业了。
03 掌握运营模块的每一个面
为什么要掌握知识面,当然是为了能有更好的未来,我认识的很多运营人都有创业的想法,想法不错但是有些不切实际,比如跨行进入某个未知领域,运气好的话也许能全身而退,运气差的净身出户不说,血亏都是常事。
咱们运营人掌握了每个知识点,有了对面的认知,目的并不是这样比别人更牛掰,而是有了对面的认知,大家在做项目时会更有的放矢。
我不建议工作一两年就出来创业,你对行业都不了解,出来创业懂个啥?如果你在行业里做个五六年,厉害到连该行业的财务岗都做过,那对行业的知识面认知可以说是极为全面的,这时候无论是单独创业还是打工,各位的价值都是不一样的。
话说回来,那么多久可以掌握到运营岗的知识面呢?这个并不绝对,就像一个组织,多少人算是一个组织,五六个,五六十,五六百都可以算是一个组织,知识面也是。
新媒体每个平台熟悉了,就是新媒体的知识面,新媒体和其他运营岗又属于运营的知识面,运营和商务又属于公司的知识面,公司和上下游又是产业链的知识面,产业链和各个国家又是全行业的知识面。
这种由小及大的过程,够大家学一辈子了,所以不要说,我把整个行业都摸透了,还早的很。
我做了这么多年运营,对行业知识面的认知感觉还欠缺很多,熟悉行业的知识面是我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每天都有新知识汲取,的确是一件让人兴奋和开心的事。
04 最后
由点及面不仅仅是运营人的发展路径,很多岗位也适用,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由点及面的过程,大家是先学拼音,后学汉字,最后学词语,造句。
明白了这一点,大家就不会抱怨眼下的困境,也许现在是由点的过程中,急不来的,把这个阶段熬过去,你就会迎来崭新的自己。
对于运营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但其底层逻辑是一致的。当我们在工作中到达一定的瓶颈时,都需要去寻找一个方向转变。作者分享了其工作成长的相关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这篇文章是我工作半年来对于运营和产品的思考,之后会对每一个部分进行拆分,整合成几篇小内容。
内容可能和主流的观点不太相符,多数内容都是基于自己在工作上收获的经历。
回想这半年时间,成长符合预期,但还不够快。现在的工作到了一个瓶颈,需要去寻找转向或突破。
新的一年,祝一切都好。
一、运营是什么
运营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现在的运营工种非常多,不同的产品,目的不尽相同,关注角度的偏差使得同一工种的职责存在较大差异。
大家都是人,但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还要大。
不过还是有一些共性存在,运营对于目的和手段比较重视。
我一直持有一个观点:运营,就是通过一系列举措去达到你想要的目的。
听起来有点不择手段的意思,但其实细品就会发现一件挺奇妙的事:
这是一句废话。平日里做的许多事情都是有目的的。
无论是熬夜通宵,只为达成业绩目标,还是打几把游戏偷懒放松,都算是目的。
产品也有目的。
做电商的会关注 GMV,做社交会强调活跃和留存,工具类产品则会注重功能和服务是否尽善尽美。
产品有不同的方向,而运营的大多数工作都必须以业务为导向。于是为了达成目的,运营会采取不同的解决手段。
这是我想说的,所谓大多数运营工作所存在的共性。
基于这一点去思考,其实还衍生出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运营是没有通用的方法论的。
一些方法论看似通用,但真正上手起来会发觉非常鸡肋。方法论存在时间和业务上的限制,需要按照需求而变动。
二、如何做运营
运营种类繁多,很难做到每一种都精通。我的经验也仅基于产品运营这个视角,对于新媒体和短视频的认识并不多。
许多人会对新媒体和短视频渠道比较感兴趣,上手难度低,也有人想着靠它们变现。
我做过新媒体,写过几篇自己还算满意的文章和脚本。做好新媒体是一件很难实现的事,需要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和心思,也要有自己的风格和坚守。
短视频的工作我只做过内容分类、内容评级以及创作者规定这些底层架构的工作,对于内容不感兴趣,也缺乏敏感度。
回到关于如何做运营的主题,我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基于产品和客户思维。
站在产品的角度,运营的工作能符合产品定位;从客户的视角体验产品,能发现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关心什么。
产品角度很容易印证,如果产品经理觉得彳亍了,需求评审也通过,那工作就是 ok 的。
即便不符合,那你也成功地把产品、设计、前后端统统拉下水了。
客户视角比较有意思,我比较想讲这个。
市面上有许多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属性的产品,客户对之的期待也是不一样的。
一个记账软件,我会关注记账模块、标签分类功能。相对地,产品提供的客户打卡、分享功能,我就较少去关注。
一款运动软件,锻炼功能是核心。成就(数据)记录和社区相对来说重要,但客户不会因这两点而去抛弃一款核心功能极为优秀的产品。
这就是期待的不同。
一款产品的核心客户,他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对产品的期待会聚集在它安身立命的根本。
做运营不难,几节免费课程和几星期的实战就足够入门。
做好运营很难,要理解产品(业务)究竟是为了解决什么需求而存在,锻炼直觉和感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足够敏锐。
反思能带来成长,也能避免沦为平庸。
做运营,还得磨练出足够强的方向感。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是南,是北,还是公司?
往小了说,这种感觉能够恰到好处地把握住工作细节;往大了看,有时候还能发现产品的变化和发展走向。
以我们公司产品为例,现阶段的运营需要丰富产品的运营体系和线路,做一些有意思的事,不然它就丧失魅力,不好玩了。
三、运营的重要性
一个只注重功能的产品是难以获得客户信任的。
放在屋内的扫帚,在地板脏的时候只会用它来扫一扫,坏了就重新买一套,至于它是什么品牌的,似乎并不是很重要。
女孩子会说直男很无趣,不是因为直男不好,而是因为他不会讨女孩子欢心。
打磨产品是重中之重,这是竞争的根本。
同样的,运营如果做不好,也会很快使得产品在竞争中落败。
必须让别人知道你是谁,你正在做的事,你的过人之处,以及你的魅力。
运营链接了产品和客户,它能更快更直观的展现产品(品牌)的价值。
以上基本就是我做半年运营收获的感悟,希望对运营感兴趣的人有帮助。不过这半年来的工作,对我来说更具价值的是学到了一些通用能力。
重视成就感。
之前和薯条聊天的时候,发现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我们会为自己的想法得到实现而非常兴奋,感到有成就感。
这种感觉可能大多数人都感受过,熬夜做出来的提案获奖了,会觉得非常自豪。提交的论文入选某个会议论坛,走路都得带点风。
我做运营所获得的成就感也挺简单,一个想法能够落地,跑起来就足够了。
为产品制定一套可行的玩法,固定下来,经过多次 Sop 优化形成可持续性的运营体系,并通过数据分析监测效果。
当自己做的一套东西从立项到出品,最终在产品内部运作,大家都看得到你的成绩。从某些角度看,你改变了这款产品。
四、一些 Tips
1.方向比执行更重要
上周一直在忙公司十周年宣传片的工作,我和同事们需要和老客户进行回访沟通,搜集他们对于品牌和产品的看法。
突如其来的工作打破了我原本宁静祥和的摸鱼生活,后续在沟通上的不及时也导致了工作产出和预期目标产生了偏差。
说实话,差点把我心态整崩了。
后来经过一轮和乙方的沟通,加上部门内部小会讨论之后,花了一天的时间总算是把内容全部写好并交付乙方。
虽然这样听起来很奇怪,但的确,作为甲方爸爸的我们给乙方交了宣传片的文案。
除了保持沟通之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还在于要找到正确的目标,再去执行。
我读高中的时候不喜欢思考,喜欢抄笔记。这能够为我带来心理慰籍,一册厚厚且无用的笔记能展示我在 all in。
我认为抄笔记能够提升成绩,实则不然,抄笔记只能安慰自己。
回到工作上,你写 5 个非常烂的策划案和 1 个自己认为和需求(目标)非常符合的策划案,你认为哪个能过?
答案,是不一定。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公司产品有虚拟货币系统,和 Q 币、游戏点券一个意思。但是 Q 币和点券好歹还能增涨虚拟产品,我们的产品只有一个消费渠道。
而且我们在办活动的时候,还把元宝作为奖励进行赠送,这问题就大了。
产品内部的货币体系正面临着超发、贬值、与实物脱钩的风险。
问题很明显,客户会觉得这玩意一点用都没有。办再多的活动,送再多的虚拟币,对客户来说并没有多少价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准备了两套方案。一是直接学习各大通讯公司,年底直接虚拟币清零,但是有点极端,客户说不定会炸毛。
二是提供奖品兑换,将虚拟货币和实物挂钩。过去这玩意没用,现在能换些好东西,客户自然就会想方设法去获取虚拟货币。
家人们,这不就好起来了吗?
3.发挥想象力
大三的时候,因为疫情我在家里窝了一段时间专职写稿,那个时候我始终觉得内容就是文字,做好内容无非就是写好文章。
正式工作之后,我需要根据竞品去选择一些运营内容,但毫无例外,我下意识挑选了需要文字输出的,只不过主题不同。
虽然这个需求因为现实阻力而被搁置了,但是那个时候我才开始明白一点:内容不仅是文字,一个商品,它能给消费者展示的所有信息,都是内容。
我从局限中跳脱出来,看到了新天地。这种顿悟,不亚于爱因斯坦从狭义相对论拓展到广义相对论(认真脸)。
4.在混乱中确定秩序
许多小公司的体系大多都是混乱的。
部门间没有很明确的沟通方式,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反复折磨。对工作没有时间安排,一旦临期就得熬夜搞定。
这样对员工很不友好,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都说摧毁比建设简单,在混乱之中建设秩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些改进的方法我在之前写的一篇文章有讲过,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在 9 月份发过的一篇文章。
其他新近的观点有两个,一是需要监控数据,定期产出数据分析报告。
做数据报很“事务”,但可能一些增长的秘密就隐藏其中。
第二点就是做好规划,定好未来年、月工作的时间安排,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坚决反对“一天之内必须完成”这种反人类行为!
五、小结
这半年对工作的思考基本上就这么多了。
新的一年,其实也没啥想法,只要能够按照完成自己设定的计划就满足了。
早上看到一篇关于互联网寒冬的文章,确实在这个大环境下,感觉会非常不容易。
2024年,希望大家能够找到突围之策。
“抓手”一词是互联网黑话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但与大部分让人云里雾里的黑话不同,“抓手”在运营工作有着实际意义,找到了正确的抓手,可以驱动业务高效运转,拿到理想的结果;找不到抓手或者找错了,则往往会陷入闭门造车的窘境。
本文将解析运营抓手的含义和它的重要性,以及身为运营,该如何找到抓手,让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什么是抓手?
想要找到抓手,就得先理解它到底是什么?
百度百科上对于“抓手”一词,是这样定义的:
指人手可以把持(抓握)的部位……由于“抓手”一词的含义不够确定,它有时是重要工作、重要举措的意思,有时只是一般的工作途径、方法、契机、手段、凭借、载体等含义,有时又指突破口、切入点。
感觉现在就业非常的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然后你就想试试运营,但是又不知道运营是不是真的是个好工作,值不值得你去做?
我是从记者转行做运营的熙熙,在互联网从业了5年多了,帮助2万多人成功转行运营。
今天我就彻彻底底帮你分析一下运营到底怎么样,即将毕业的大三大四学生党,以及想换工作的上班族,慢慢看,全程干货。
1 运营的需求量大不大?
我们去招聘网站搜一下,以北京为例,关于运营岗位的需求就大于5000个,可见市场对运营的需求是很大的。
大量需求背后有两个原因:
一、产品同质化严重
现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所以很多产品就更需要拼售后拼服务,这时候就需要更多的运营人员。
女孩子比较熟知的某某日记,还有满大街的什么幸咖啡,他们的运营做的就很好,这背后也是需要大量运营人员来去支持的。
二、信息传播手段不断更新
信息的传播手段会一直迭代,从报纸到电视到公众号,再到现在的各种短视频,人们总是需要更好用的媒体。
比如你想买化妆品买衣服,以前你看精品购物指南,那现在这杂志没有人看了,大家都去看小红书了,未来还会有更好用更新鲜的渠道。
总结起来,就是互联网的时代,新的媒体总会获取更多的流量,公司们也需要更多的流量,还需要把产品做得更好,所以运营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2 运营到底赚不赚钱?
以北京为例,一般你刚入行没什么经验,起薪可以在8~13k,低一点的6k也有可能。
3~5年的话,平均能到20k;5年经验的话,能有30k。
如果你进到大厂薪资还会更高,我们以往的学员们基本上可以维持一个每年50%左右的涨幅,多的可能一两年就年薪50万了。
但是注意,不同运营它工作内容和未来的薪资涨幅那可是相当不一样。
3 运营未来发展怎么样?
有的人说互联网不行了,你们这帮做运营的都得死。
首先,腾讯、阿里这些公司每年20%以上增长,这是妥妥的高增长行业。
其次,在中国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还是非常低的,因为你现在看到有很多直播卖车、直播看房,这占比都还非常的小。
未来科技发展了,什么VR、AI技术都成熟了,会有更多人在线上买房买车,类似这样的机会太多了。
所以不管是互联网还是运营,未来的前景都依然是光明的。
有人说互联网寒冬了,ok,你在三亚平时三四十度,现在20度了,你就说寒冬了,再怎么寒冬你比哈尔滨暖和不是吗?
这里再多说一下运营,如果你未来是奔着挣钱的目标去,我只建议大家做新媒体或者是私域这些跟增长相关的岗位。
这样你不仅可以有明确的工作成果,展示空间比较大,而且未来很容易做出自己的副业。
4 运营适合小白选择吗?
有人说我刚毕业,我学的是土木建筑之类的专业或生化环材4大天坑,又或者之前的工作和运营不相关,那我能不能进去做运营?
肯定的说是可以的,因为我们之前教了2万多名学生,没有一个有工作经验的。
你去招聘网站搜一下运营,加上不限专业不限经验,这样的岗位也是好几千个。
那跟互联网其他岗位,比如程序员、产品岗位比起来,运营真的对小白很友好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工作没有门槛,你还是需要准备的。
5 运营的优势和挑战都有什么?
我们说了自己实实在在分享运营干货的,所以不能光说这个岗位怎么好,要把优势和挑战都给你说清楚。没错,咱就是这样的宝藏博主。
先说优点:
第一,接触的业务多,转岗相对容易
做运营的,前面要跟市场推广挂钩,后边要跟促活转化挂钩,什么市场人员、产品经理、售后客服跟你合作都挺多。
如果你干着干着觉得其他岗位不错,想转岗也是比较容易的。
第二,比较方便去做副业或创业
这个运营刚入门的时候,确实你少不了要做一线的执行工作,但是你未来也更容易自己创业。
比如我们上周跟自己的某个hr沟通,他履历简直太厉害了,但是现在自己做自媒体弱的不行。
你本身就是新媒体运营,短视频运营,那你做自媒体就比它容易多了。
比如我们的何老师,之前就是公司的新媒体运营,现在做测评的博主,两年买房。还有个同学去做日常搞笑内容,也商单不断。
第三,天花板高
这里特指做流量的新媒体或者是私域流量运营。像流量这个东西,它天花板就是全中国的人口。
现在除了微信、支付宝、美团这种,其他很多iPad也好,公司也好,它远远没有达到他们的客户天花板。
而天花板高意味着你可以施展才华的空间就大,你能获得的收益就更多。
再说挑战:
第一,需要不断去学习
互联网变化还是很快的,前两年公众号火或者短视频火,现在直播火,未来什么火?没有人知道。
但是你看那些做公众号都失业了吗?也没有。只要你不断的学习,掌握了运营的底层逻辑,熟悉现在热门的平台,那你到什么时候都能做得不错。
你做什么都需要不断去思考,不断去复盘,想想之前哪做的好,哪做的不好,然后不断去优化。
第二,初期工作比较杂
尤其是新媒体运营,你需要了解市场、客户,产品、平台,会选题、会写稿、会拍摄、会剪辑。
那些熟练之后,那就是很厉害的综合型人才,你以后自己创业或者做高管,你做也会更好。
所以你发现了吧,就是因为有这些挑战,运营才不是人人年薪百万。反过来说,你能克服这些挑战,那你自然可以赚到别人赚不到的钱。
一个优秀的运营人,他自己的人生也必定是精彩的!
一、什么是运营
一名优秀的运营人员,要懂市场、懂渠道、懂客户、懂产品、懂策划、懂文案、懂数据、懂生活、懂审美等等。运营要想做得优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很多。这让很多小白和想要转行做运营的人感觉会很懵,面对一堆的方法论、思维模型,不知道到底应该学习什么、怎么学,自己的职业规划又该如何制定……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运营?运营,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这样的解释你是不是很懵?其实阿派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运营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采用的一切人为干预手段的统称!
二、运营的门槛
知道了什么是运营之后,我们就需要来了解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运营人。
一直都在说运营的门槛很低,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以为任何人都能做运营。
事实上,想要成为一名运营人其实并不容易。或者说,来判断你能不能成为一名运营人,它的标准其实跟大部分岗位都不太一样。它并不是看你是否具备某种能力、拥有什么学历背景、处于哪种知识水平层面。当然,也不是看你有怎样的思维模式,或者掌握了什么方法论……
其实判断你能不能成为一名运营人,只看你是否拥有一个习惯:复盘
要知道复盘这件事,对于一个运营人而言来说有多重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你没有这个习惯,那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运营人。
当然,你也千万别以为这是一个零门槛的事情。复盘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即便是暂且抛开深度复盘,最简单的工作总结、定时回顾过往,也未必是每个人都能坚持做下来的一件事。一万小时定律人人都知道,但是能做到的又有几个?更何况,复盘的本意还是要能够从过往经历中去沉淀出对未来有价值的经验。这就更考验人了。
所以,想要成为一名运营人,你先自我衡量一下,你有没有这个习惯?能不能帮这个习惯养成。因为这是作为一名运营人,未来在职业发展中最关键的底层核心能力。如果你不具备,或者说根本没有这个恒心去坚持,那么派爷我劝你还是放弃运营这条路吧……
三、运营人的职业发展
了解了什么是运营以及运营的门槛是什么之后,接下来派爷我结合自己的经验,来跟各位好好聊聊,运营人的职业发展具体是什么样的。作为小白或者想要转行做运营的人来说,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首先,我们需要对自我价值进行一个分析。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先对通过对自我价值进行分析,来定位自己。不管是小白/新人,还是想要转行做运营的人,你必须先确保对自我的认知不出现偏差,这样才能保证在运营这个行业的职业发展走的顺畅。
那这里,我推荐可以利用一个叫做:冰山模型。来对我们自身价值进行分析:
冰山模型
所谓的冰山模型,太深奥的东西先不说,你只需要知道它主要是由三个基本结构组成:
1、天赋层:
冰山模型的最底层支撑是天赋层,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等,并且这些要素在成年之后很难改变
价值观是判断事物的标准,而性格特质是个人的行为偏好,而动机又可以分为成就动机(注重挑战)、权力动机(注重影响力)、亲和动机(注重维持团队)
当然这么说,很多小白肯定会有点懵,其实你可以把这三个要素看成是:优势特长、性格特质、兴趣倾向
优势特长:指的是你本人的思维模式
性格特质:指的是你外在的行为模式
兴趣倾向:指的是你优势和性格的外在反应。它应该是和你的优势、性格内在统一的
其中,优势所占的决策比重最大,70%。而性格和兴趣则是辅助参考标准。如果优势和性格、兴趣发生冲突,则以优势作为最优先的决策标准。
比如一个具备沟通优势的人,他的性格大概率是外向的;他的兴趣倾向也大概率应该是社会型的。如果他的兴趣体现出研究型,则说明他对自身的兴趣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兴趣不应该作为决策因素加以考虑
而假如他的沟通优势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话,那么他就适合从事:与客户沟通方面的工作,比如社群运营等
这样基于自身优势,找到适合发展的方向。方向确定了之后,他所有的工作寻找、专业技能的构建等,都应该是有助于他不断提升这方面的技能,以确保他在这个方向上能够不断深挖。
所以冰山模型中的底层天赋层,是起到整个运营人职业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定位作用的!
这一层最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实际工作会产生的影响:
当价值观和工作不匹配,就会有#纠结,陷入矛盾、#难以发自内心认同等感受
而当性格和工作不匹配,就会有#工作量不大但还是心累、#工作难度不大但感到疲惫等感受
如果动机和工作不匹配,就会有#做事没有动力、#没有热情,提不起劲等感受
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切换岗位。因为一旦最底层的因素和工作性质冲突时,就会产生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加之底层因素往往难以改变,以至于难以形成工作上的竞争优势。这种时候,换一条路或许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2、能力层:
冰山模型中间的要素是能力,或叫通用能力,这种能力它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在这里,通用能力可以划分为两类:与业务强相关的能力,和非业务类的软能力。后者例如:独立思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共情能力等等。而前者,我们可以通过棋盘模型来确定:
我们可以把运营根据平台、技能和流量路径这三个维度来进行一个划分
比如技能,可以分为内容运营、客户运营、活动运营,而流量路径可以分为引流、激活和转化这三个环节。
我们把这些内容组合,形成一张类似于棋盘的图片: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条件和目标等,在这个棋盘上去落子!比如,想在抖音平台上,通过内容运营,来实现客户引流的目的。那就可以在引流和内容运营的交汇处放上一个子。
这个就是所谓的细分领域,也是你当下的一个工作目标。接下来所有的学习和能力提升,都是围绕着这个点去展开的!
对于小白和想要转行做运营的新人来说,在初级阶段,最好是一个个去落子。等到你在某个点上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之后,再去补其他的点。比如,你已经完全具备了在抖音平台上,通过内容的运营,来实现客户引流的结果。
请记住,运营人一切都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所以判断你在某个点上是否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地能力,看的就是你能不能实现对应的引流、激活和转化的目标。
这一层最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实际工作会产生的影响:
就是当你在工作时感觉到:#工作效率低、#复杂问题无从下手、#缺乏成就感、#力不从心等感受的时候。大部分正是由于这个层面出现了问题。而关于能力的培养,它需要一定的周期,并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积累经验、从而形成有效的方法论
3、 知识/技能层
冰山模型最上面的要素是知识和技能,是指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或专门技术。例如内容运营岗的基础知识、客户运营的相关知识,再比如技能则包括:文案撰写能力、办公工具的使用等等。
这里面或许会有同学疑惑,这个与第二层的业务能力是不是重复了?
其实并没有!你可以这么理解,你只有先掌握了某项具体能力,才能利用这个能力去更进一步的实现某个目的!举个例子,你只有掌握了内容运营的相关知识,你才有可能通过内容运营去实现客户激活的目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的那条鸿沟,就是你从理论、到实操的过程!
所以,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在知识/技能层,更关注你的是理论层面的掌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运营人的知识库!
而想要更进一步,可以落地实操某个项目,则需要基于此去开展具体的工作!这个过程中,还需要你掌握更多非业务类的软能力!知识积累的越丰富、具备更多非业务类的软能力,你的能力层就越结实,核心竞争力也就越大!
这一层最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实际工作会产生的影响:
如果在工作中你感觉到:#陌生内容太多了 、#信息量大难以接收、#慌张、#焦虑等感受,基本上都是这一层出现了问题。而相应的解决方法也是最简单的,就是通过加强知识或技能,比如可以通过增涨课程、看书学习等补足即可。
冰山模型是对自我价值分析的一套方式,我们通过对自身分析,才能清楚自己的定位。换句话说,就是知道当下的你有什么。接下来我们再从运营的角度出发,来看一下作为一名运营人,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这个可以被看成是接下来你需要掌握什么……
运营人能力维度
作为一名运营人,它需要具备的能力构成,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个人素养、专业技能和思维方式。
其中,个人素养又可以分为:基本素养和关键素养。基本素养包括例如学习力、执行力、信息收集整合能力等;而关键素养则包括:逻辑思考、分析能力、情商、领导力等
而专业技能则主要可以分为运营能力、产品能力和管理能力,三个部分。
运营能力包括像:文案撰写、内容提炼和整合、策划能力等等
而产品能力主要包括:产品方案、运营规则、以及对各类产品形态的认知能力
接着是管理能力:比如综合管理能力、外部沟通谈判能力、策略思考能力等等
最后的思维方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运营思维决定了一个运营人能走多远,达到多高的高度。它是决定你上限的一个核心点。但同时,运营思维是基于实操逐渐演变形成的,所以对于每一个运营人而言,想要具备好的运营思维,就不能脱离实操,必须要在实操过程中去逐渐形成。
在我看来,在所有的思维方式中,对于运营人来说最重要的有6个:流程化思维、精细化思维、杠杆化思维、生态化思维、数据化思维和产品化思维。
以上就是判断一个运营人能力的主要考核维度了。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些能力全部放到一张图里,也就是我们常说到的运营人能力雷达图:
同时基于此,我们可以把运营人的能力划分为5个不同的等级,他们分别对应的是下面这些:
通过冰山模型对自我价值的分析,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自己有什么。了解了运营人能力维度的分析,是为了让我们知道,优秀运营人应该要掌握什么,能力提升目标是什么,它更多的是从业务能力角度出发,也就是冰山模型中说到的知识/技能层的内容。
同时,从有什么,到需要再掌握什么,这之间是需要有周期和过度的。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我们的职业发展规划的核心重点内容。所以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来看一下,具体如何规划,才能把这座桥搭起来。
运营人的职业发展规划
1、运营人的职场生命周期:波士顿曲线
运营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具体怎么做,我们首先需要来了解它的整个职场生命周期是如何的。整个运营人的职场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6个阶段,不同的阶段能力要求、核心目的、以及关键需要思考的问题也都不同
例如,在工作的前3年,我们主要是需要来搭建属于自己的冰山模型。从职场的基础能力掌握、到职业发展方向的思考问题。这个阶段其实对应的就是之前的P1阶段。
而从初级执行到高级执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3-5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我们主要是需要来重构我们的冰山模型。也就是原本的知识学习,再加上这几年的实操,理论结合实际,来不断调整、优化我们自身,包括具体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以及知识技能等等。
刚才我们将运营人的能力划分为5个不同的等级。从P1-P5,这个更多的是从专业技能上去对运营人进行一个划分,那么波士顿曲线则是从职业发展上来对运营人进行一个划分。
我们可以把P1-P5看成是一个锚定物,那么他们之间的跨度,也就是你需要经历的这个过程,除了需要达到专业技能上的能力要求外,你还需要对自身价值进行不断的优化和重塑。
从学生时代、到高级执行,对应的就是从P1-P3,在这个阶段,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也不管你是做哪个细分运营岗的,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围绕着自己去搭建属于自己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
而当你达到了P3也就是差不多工作3-5年以后,达到了高级执行这个阶段时,运营人的发展会出现一个分水岭
2、运营人的职场发展方向
当我们达到第四个阶段之后,运营人的成长会出现一个分水岭。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运营人重新来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了。
一般而言,在这个时候,运营的晋升路径可以分为两条线路,一条是专业路线,一条是管理路线:
专业通道的发展路径一般是运营专员、高级运营、运营经理、项目经理等。这个路径对专业度有极高的要求,但并不过度参与团队管理。 这条线路,比较适合那些只想做安静美男(女)子的同学,专注于自己手头上的事就可以了。
目前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对于专业线路的职级基本上都是采用“P+数字”来表示。数字越大,对运营的能力要求越高,相应的对公司的贡献也就越大。
而如果走管理线路的话,那么它的发展路径基本是运营专员、高级运营、运营经理、运营总监,再到CMO。大部分走条路的运营人,CMO即市场营销总监,就是你的最终节点了。目前对于管理方向的运营人,通常都是采用M序列来表示。
关于专业路线和管理路线,其实仅仅只是在权责上有所分类而已,大部分的新人或想要转行做运营的人都会下意识的,以为管理线路要优于专业线路,尤其在薪资上。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专业岗的薪资待遇并不比管理岗低,甚至在一线互联网里面,一些专业岗的薪资都是高于同级别管理岗的。
其实,不管是往专业方向发展,还是往管理方面发展,首先都要求你在前三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除非公司老板是你家亲戚那另当别论。而且对于运营人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掌握运营的思维,然后将这种能力运用到自己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生本就是一场运营,既然踏入了这条道,就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
四、常见的运营岗划分及核心内容要求
最后,派爷我简单罗列了一些,当下比较热门的运营岗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各位可以以此为参考,来对标一下:
首先是目前最火的短视频运营:
岗位主要内容是 :围绕短视频内容产品展开相关内容和活动,让短视频内容产品提高客户触达率、客户参与度,提升短视频内容IP本身的知名度,从而为短视频内容产品获取和沉淀线上的客户量,完成品牌价值、客户以及市场占有率的三重增长
其核心能力主要包括: 渠道运营、内容生产与策划、客户运营、数据分析、商务沟通与谈判以及商业洞察能力
第二个:客户运营岗
主要内容是: 有效提升单体客户价值,面向这些客户设计搭建一套管理层级和机制,围绕客户生命周期进行的一系列运营措施,包括促活、留存、转化、召回等,延长客户生命周期时间
其核心能力包括: 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分层运营、客户成长体系、数据分析、社群运营以及管理能力
第三个:内容运营岗
主要内容是: 基于产品内容进行内容策划、内容创意、内容编辑、内容发布、内容优化、内容营销等一系列与内容相关的工作,提高互联网产品的内容价值,并激发客户参与、分享、传播的完整运营过程
核心能力包括: 文案能力、内容生产与策划、客户运营、数据分析、管理能力、商业洞察和活动运营。
最后一个:活动运营
主要内容是: 根据既定目标,通过策划并执行短期活动,在一定时间段内快速提升产品指标的运营手段
核心能力包括: 文案能力、活动策划、客户运营、数据分析、管理能力以及商业洞察能力
以上这四个岗位是目前相对比较火的运营岗,他们的工作内容,在不同的阶段都是不一样的,对应的要求、经验以及薪资也不尽相同。
五、总结
以上就是关于运营人职业规划发展的内容。对于大部分小白或者想要转行做运营的人来说,都值得深刻理解和学习。当然,这些内容也还仅仅只是冰山一角。
相信这些内容,对于任何想要学习运营,或转行从事运营的新人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现在这个时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所有一切有关互联的事情,都离不开运营!同时,运营又不仅仅只是局限于互联网。正如文章开头所说,运营不仅仅只是一个岗位, 更是一种思维,一种手段,一种面对工作、面对生活的态度!所以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营人,就决不是 一朝一夕的事情。运营人的成长是没有尽头的!
但既然 选择了运营这件事儿, 那么就必须把 自己当作为集营销专家、管理专家于一身的新生代运营人员。 同时,合理规划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是那句话: 一个优秀的运营人,他自己的人生也必定是精彩的!
有多少年轻人的“大厂梦”,是从运营岗开始,又是在运营岗上结束的?
十年前,“互联网运营”岗位逐渐进入求职者视野。但在初期,几乎没人能为“运营”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在运营岗位描述JD里,这份工作几乎囊括了研发之外的全部工作——小到文案策划,大到项目落地,似乎什么都能和运营扯上关系。
“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从业10年的运营老兵小贤这么总结。
基于此,很多人把运营和“万金油”、“样样通”、“样样松”等标签挂钩,诟病其像“打杂”,什么都做。
也是因为如此,运营很难在某个领域做得精深,因而也就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似乎是个没有前途的岗位。但在最近几年,随着私域的兴起,运营却重新被人重视了起来。
私域作为基于微信生态衍生的一种业态,对零售商家和从业者的影响非常深远。据见实联合前程无忧预测,2022年,私域人才新增需求将高达110万。
由于私域与业绩增长愈发息息相关,企业对运营的拉新、留存、促活、转化等能力的要求,也比过去更高了。运营人也在行业需求的变化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定位。
本期显微故事采访到了一群十年及以上的老“运营”,从他们的故事中,观察运营人的职场生存环境、如何寻找个人价值,以及职业地位随着私域崛起所发生的变化。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从运营小兵到运营畅销书作者,要经过几次打怪?
从福建沙县小城走出,成为BAT前高级运营、运营畅销书作者、再到运营服务平台「运营研究社」创始人,小贤花了近10年的时间。
他的开局和大多数运营人本无二致,在一个初创企业里“打杂”。
2013年大学毕业后,抱着对运营的兴趣,小贤兴致满满地加入了一个不到10人的初创公司,实际情况却和他想得不太一样。
“我一个运营,又做编辑,又做排版,还要做宣发、图片、视频,甚至还得做线下活动……”繁杂的工作没有留给他深入思考业务的时间, “也不知道究竟做什么才能真正对业务产生好的影响。”
很快,小贤跳槽到一家互联网大厂做高级运营,他第一次感觉做事开始有了章法。“leader不再分配你具体的事,而是告诉你需要达到怎样的目标,然后由你自己来思考、提案,要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而且大厂运营更要求和其他业务之间联动,“我会发现自己的格局上升了,通过调动公司内外部资源一起操作,往往能爆发运营更大的价值”。
这个过程,后来被小贤称为思考方式从“how”到“why”的转变。运营不能是沉浸在琐碎沟通、繁多的物料之中,需要有更清晰的目标和更系统化的思考。
图 | 小贤策划过的活动
也是在那几年间,运营这个职业悄然发生了变化。
随着过去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如O2O、P2P,以及在线教育赛道的兴起,运营经历了几波小高峰。
“很多毕业生被一车一车地拉去教育公司的子公司做运营,用标准流程培训他们,这使得运营的从业者在过去几年,特别是2020年,有了很大的增长。现在大家熟知的SOP概念,也是在线教育这个行业的运营带出来的。”
运营的“打杂”属性,也逐渐开始向专业化过度,从一个人身兼社群、新媒体、活动、策划等多项职责,开始有了细分的职业分类: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社群运营等,但市场上并没有一个好的案例教导大家如何做。
图 | 劳科院最新发布的《数字生态就业创业报告》
“其实是当下互联网公司很欠缺专业的运营能力,因为很多管理者都不懂运营,”小贤总结,而大部分一线运营又缠身于手头杂事,很难系统性地提升自己。
可以说,专业运营人才的供需一直是不太平衡的。然而随着数字化工具的增多,企业可以比较快地完成数字化转型,这时,思考产品/服务与客户的关系就变得更为关键;另一方面,很多传统零售企业(尤其是线下企业)开始数字化转型,私域在未来是新的趋势,也必然爆发新的职业机会。
就这样,26岁,小贤辞职创业,把他做运营的方法论发布到公众号上并整理成书《跟着小贤学运营》,收获了10万+粉丝,也因此获得100万融资,并开始创建「运营研究社」。
此前的运营经验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在创业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目标。比如第一阶段,要让更多人知道「运营研究社」这个社群,他就通过各种方式去涨粉;第二阶段需要完成商业化的转变,就通过体验课达成付费和增长收入。
“运营培养了我一种向下思索的能力。”小贤这样总结。
在BAT做高级运营时,他负责的是一个局部的环节,思考这个局部环境如何影响客户、影响公司收入;而当他自己创业时,同样是向下思索的思维方式,他思索的范围更广,从前端的营销、引流,扩展到了后端的商业经营,想办法把整个商业模型跑通。
“这时我才明白,运营其实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前端的营销、引流,也就是我以前所做的事;一层则是后端的商业运营,我渐渐发现,运营和整体商业经营是分不开的。”
“说到底,能解决问题才是职场上最好的竞争力,而运营的底层逻辑就是解决客户和服务的连接问题,任何新行业、新技术其实都是围绕这种联系而展开。只要这一点不变,运营人又能解决问题,就不会没有新的机会。”
创业失败,反而让我创造月入10亿的增长
和小贤不同,何亚走了一条更“降维打击”的运营之路——他先通过创业,发掘了运营的核心价值,再通过运营走出了一条从0到1亿、从1亿到10亿的道路。
2015年,何亚大学毕业,正值创业潮,当时他选择向学生和白领群体销售毛利更高的高端水果,但学生增涨能力有限,很快以失败告终。但他通过地推活动第一次接触到了“运营”玩法。
何亚记得,为了给当时的公众号涨粉,承诺只要关注就可以免费获赠一个苹果。“但高端苹果每个都要几元钱,拉新成本高”,何亚就一边地推,一边利用线下聚集的人流卖坚果,“这样即使拉新亏钱,现场促成的交易所带来的利润也可以减少成本损耗”。
后来,何亚加入了一家社群零售平台负责达人运营。该企业主要通过运营达人带货,每1万个达人匹配10个运营,每个运营负责维护1000个达人。
为了提升效率,他把达人细分为7层,每一层的达人对应不同的进入门槛、返利比例。
何亚发现达人的售卖产出比遵循“二八定律”,V2等级及以上的达人占据了售卖产出的80%甚至更高。并对运营团队的成员进行细分,一半服务V2以上的达人,剩下一半服务长尾达人,当达人到达V2等级后,他们的留存甚至可以达到99%以上。
这就是最初代的“分层运营”(也叫客户精细化运营),如今已成为私域运营中的重点之一,被行业普遍认可和广泛使用。
这更印证了何亚的想法,“运营并不是拿到一件事,完成它就够了,而是要深入分析,总结方法论”,“从现在来看,私域早已经被证实为一条正确的路径”。
再后来,何亚加入了一家头部生鲜电商,需要解决产品的指数级增长难题,目标在亿元级。不能只靠运营思维解决问题,必须找到一个商业模型上的破局点。
他的经验是:跟高人聊,向最佳学,从书上找,在事上练。
“这个顺序和通常大家在工作中学习的顺序是相反的,很多时候我们向上走,是从事情先开始学起,再去书中学,再去找案例,再到一定层级后可以和高人聊,但实际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立足于宏观的价值,形成行业视野和认知,比做事更重要。”
后来,他敲定了农特达人这个新人群,并且发现运营在其中能迸发的价值非常大,能影响一整条业务线,甚至整个企业的发展。
图 | 何亚和团队的合照
产品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运营的本质则是传递和提升价值。为客户提供价值是最重要的事。
当然,有些时候客户并不能明确自己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运营去发现和传递。例如,乔布斯的iPhone,就是一个帮助客户发现自己需求的典型例子。通过营销和社交传播也可以实现“货找人”。
“运营一方面要放大产品的价值,传递给客户,另一方面,运营又需要迭代产品的价值,贴合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随后,何亚在此基础上引入更多流量资源,做线下招商的裂变,推动销量达到了月销10亿的目标。
图 | 何亚办公室窗户挂着的条幅
“运营做的事只是冰山上小小的一角,在冰山之下,有行业发展的机会,有业务和运营的目标,有组织架构对结果的影响,这些才是更重要的。”
当下,运营这个职位正在从互联网行业向传统行业渗透。例如很多零售企业都开始接触私域运营,这也为从业者带来了机会。
“很多企业管理者一提私域就是微信加好友、拉群。但实际上私域运营是非常专业的,与企业的战略、组织人才的专业程度、战术等息息相关。所以运营要想往上走,需要在专精一项的基础上,还具备很多其他横向的能力。我们称这种人为「π型人才」,即不止一个方向专精。而这样的人才永远是市场缺乏的。”
“未来,对运营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产品和运营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像这样多面手的运营人才一定是企业需要的,运营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可能”,何亚这样说。
每一个“打杂人”,都是潜在的“操盘手”
“有的运营一直都是“小白”的状态,而有的人可以进入到高屋建瓴的状态”,一位从事运营10多年的高层管理者老常(化名)这样表示。
在他看来,运营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小白阶段。虽然做的事情杂,但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要能定位方向(社群、客户、业务),具备学习力、自驱力和执行力,能在把事情执行好的基础上向运营的专业化转型。
第二,专项运营阶段。能解决业务面对的具体问题,比上一阶段更具有表达、逻辑、提案能力,以及对项目整体的把控能力。
第三,操盘手阶段。从专项上升到综合运营层面,能知道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效果、业务整体的方向,不仅能直接负责业务,还要具备和高层对话,参与战略决策的能力。
老常曾负责某头部家居品牌的线下门店运营多年,“当时只能基于督导培训的内容去成长,再通过线下的门店运营去实践,塑造线下的运营模型。”
如今,这套思维也被他借鉴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私域运营中,可以复用在更多类型的企业身上。
“打个比方,客户在进店、离店之前,我们会邀请客户扫码加企业微信,直接和品牌建联。如果跟这个客户的关系好了,那会加客户的私人微信成为好友,做生活上的关注”,老常说道。
情感互动、商业交流能够同时在私域业态下切换,对运营和业务场景来说都是有帮助的。
“伴随着私域运营这块被重视,运营的能力也在细分,但运营往上走,都会经历一个执行者,到管理者,再到赋能者的阶段。运营所传递的产品、服务价值及潜在的商业价值注定了它是和业务强挂钩的一个职位”。
近几年,互联网逐步渗透了各行各业,数字技术在中国的爆发,不仅为产业带来升级,也为就业带来了升级。
劳科院最近发布的《数字生态就业创业报告》显示,仅仅是微信数字生态衍生的就业收入机会,就超过4000万。
零售行业的私域兴起,以及伴随着的相关人才需求走高,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体现。
根据《数字生态就业创业报告》数据,私域主阵地小程序带动的相关开发、运营等就业收入机会就超过800万。
腾讯近日发布的《私域组织与人才发展白皮书》指出,品牌在布局私域业务时基本是基于三大核心价值诉求:市场营销、销售转化、客户关系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的私域业务人才体系搭建要根据其业务属性、地域分布等不同,“因地制宜,搭建私域人才梯队。”
这一背景下,平台侧也在为行业搭建人才基座。腾讯智慧零售近期发布了 “智慧零售私域人才认证计划”,针对小程序商城运营师、客户运营师及数字导购三大私域热门领域,提供免费培训课程,为企业的人才评估提供专业指导。同时也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达成合作,推出私域人才发展计划,为行业需求贡献价值。
老常认为,未来五至十年,运营的分类将会越来越细,辐射的企业会越来越广。
“如果你错过了运营过去的风口,没关系,如今的私域运营将是每一个运营抓住职业跃迁的一次新机会。”
尾声
回顾运营职业发展的10年,有太多的事超出预期。
曾经大家认为“万金油”“没什么用”的运营并没有随着业务分工的细化而消失,反而越来越专业,向着业务操盘手的方向发展。
“打杂”这件事重要吗?在运营的发展史里,它或许不那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思考这个职业对企业,业务,以及个人所能提供的价值。
运营这个“打杂”职业正呈现出让人心动的蓝图。愿所有的运营,最后都能得偿所愿,在这个领域收获果实。
运营这个词,从12年左右开始火热,至今已有10年。但还有大把运营人,说不明白运营是干什么,甚至有些运营人以偏概全的理解运营职能。
究其原因,是因为运营职能涵盖的范围太大。企业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运营,比如:人、财、产品、市场、数据等。所以你说它是在卖货,没错;你说是在经营,没错;你说在做引流,没错…
那要想完整的知道运营是什么(或者说运营是做什么),那你需要先区别以下4种词汇:
运营:运转经营。
营销:以销售为目的的经营。
销售:卖产品。
推广:引流。
我用人话翻译一下,运营要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转。营销要经营好产品销售。销售就是以卖产品为目的。推广,就是做好某个产品或者某个品牌的引流。
所以,如果一个公司的阶段策略如果是销售,那运营就要带领公司资源开疆扩土;如果阶段策略是产品开发、产品优化,那就要掌控前端的客户信息、客户数据收集支撑产品优化方向。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我认为运营是: 建立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
比如,下面我用这近7年操盘上百个项目总结的一些企业需求来更真实的理解这句话:
第一个案例:
我接到过有些企业的新品牌还在打磨产品阶段,表面上需要做品牌和产品推广,但其实在这个阶段需要的是我们找到品牌的定位人群,近距离的用运营手段:
在产品还没上线前收集到客户的诉求;
在产品开发完成后能对产品使用给出优化建议;
在产品上线后就自然而然成为品牌的第一批种子客户。
运营在这个时候,更多是为产品开发提供运营支撑,同时为产品推广做好铺垫。
第二个案例:
我也接到过很多做连锁门店的企业,希望通过运营的方式缩短新门店成熟周期。那运用到的运营手段就是:
新门店在开店前后的推广;
用数据指导标准化的推广流程建立。
那运营在这个时候,是在做推广吗?其实更多的是把营销、数据分析、选品、管理等等形成标准化的过程。
第三个案例:
这类就更多了。。
大多数企业的诉求,就是我要扩张、我要增加销售额,或者双11我要大卖。
那这个时候运营干的事情是:调动整个公司的资源,把产品卖出去。
这时候的运营,就像古时带兵出征的总司令,调集兵士、粮草、装备,攻城拔寨、收获战果。
所以你看,运营的最高级职位是COO,他其实就是公司的布局者。
所以运营不是在打杂,那只是可能因为要打仗了,前方需要你保证粮草供给。或者我们在休战期,需要快速扩充内需…. 不要站在自己所处的某个运营职位,或者公司的某个阶段,就以偏概全的理解运营,那只会制约你的发展。
哪运营核心岗位有哪些,分别是在做什么?
第一部分我们解释了,运营就是在建立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
那么,运营人就是企业发展的布局者。
市面上的运营岗位真的是五花八门,而且同样的岗位名称在不同企业的工作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为了让大家更系统性的明白运营的岗位职能,我先按照大部分运营岗位划分来做介绍,然后再通过案例来告诉大家:同样岗位在不同公司(或者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作区别。
首先,我把运营从工作流程的角度大致分类为前端运营和后端运营。
前端运营,大家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跟营销相关的运营岗。比如:活动运营、客户运营、内容运营等
后端运营,大家可以理解为跟运维相关的岗。比如:产品运营、数据运营等
但,这里有2个点要强调:
1、不是说前端运营的岗位就不做后端的事了(相反也是如此),而是在运营流程上的工作比重更多。
比如一家水果电商品牌在做推广的时候,产品运营需要选出更具有推广优势的产品给到前端运营做推广。那这时候,产品运营这个岗位虽然看似在做后端选品的工作,但其实他也需要知道调研前端的客户群体是什么样、哪类产品更好推,也在干前端的事情。
2、市场上还有很多工作岗位,其实是更加细分、或衍生出来的岗位职能。
比如商城运营,就是因为企业发展的阶段衍生出来的岗位。因为你就需要管理一个店铺,所以你需要会做大促活动、会管理客户、会写点推广内容、会分析哪些产品好卖、平时还要学会分析数据、同时你还要操心一点发货的事情。所以是一个几乎囊括前后端的运营能力的综合岗位(当然,有可能公司会给你配两位助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岗位出现?是因为公司在发展前期在选品、生产内容、数据分析等等没有那么大的工作量,所以没法设转岗来做(工作量不饱和),但要发展又需要有一点这些环节的工作,所以就会选择一个综合性人才,过后随着发展壮大,再在某些环节设置专岗(那时候你也就升职了,开不开心)。
再比如社群运营,就是一个更细分的岗位。大部分社群运营的要求,是要会与客户互动、产出一些社群内容等,最终实现客户的拉新、活跃和转化。所以其实是需要具备客户运营的能力为主,同时会一些活动策划和内容制作。
这个岗位的出现,是因为“客户在哪、运营就在哪”。以往能接触到客户的地方是公众号、社区等等,所以我们很难和客户互动,更多的工作是在后台根据客户的信息和数据做运营,通过一些推文或者帖子跟客户互动。但现在有社群了,客户能在里面玩起来、及时性也更好,带来改变就是“触达效率的提升”,所以会专门在社群设置一个岗位。
所以你看“增长运营”其实是介于活动运营和客户运营之间衍生出来的岗位。“直播运营”也是遵循“客户在哪,运营就在哪”的逻辑设置的细分岗位。
那这些核心运营岗位是在做什么呢?
我分别来为大家总结,并且其中我会告诉大家岗位工作的核心重点,以及什么样的人更适合做(或者更适合学习这个部分的运营技能)。
活动运营:
字面意思都能看出来,这个岗位主要就是做活动。日常工作就是做活动策划、活动执行。核心指标就是:销售额、客户增长。
这个岗位在大多数电商行业是核心岗,产品、客户、数据、内容,都基本上是为这个岗做支撑的。但同样的岗位名称,如果你换到某些企业,可能就是边缘岗位,比如一些工具型的APP。所以选择活动运营的小伙伴,还是建议去对这个岗有资源倾斜的企业。
最近我们也出了一套活动操盘的课,可以系统性的学习活动运营,并且后续也一直有学友学完以后提供大量案例,感兴趣的可以关注GET运营实验室去看看,我这就不多介绍了。
做这个岗位的人,一定是喜欢快速拉升数据带来的成就感的,所以每天都是状态极佳、精力充沛的。并且因为这个岗位有企业的资源倾斜,所以接触到的事物会更多,如果有一定经验以后,就会让以后的职业道路会更顺。
唯一要提醒这部分运营人的就是,不要陷在增长的情绪里,资源倾斜越多的岗位,以后晋升要掌控的环节也会更多,所以需要跳脱出增长、学习更多的知识,让自己职业发展更全面。
客户运营:
客户在哪,这个岗位就在哪。比如一家做连锁门店的,那你更多的工作除了看每个门店的客户数据,还需要经常去门店直接或者通告导购间接了解客户。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知道客户是哪些人(如何做拉新)、客户喜欢什么(如何做活跃)、客户需要什么(如何做转化)。
所以这个岗位的核心指标就是:客户的拉新、活跃、转化。
从客户来到客户走的过程叫“客户生命周期”。
那么找到客户是谁,客户怎么来,来了以后怎么产生更大的价值,然后怎么让他不走,这个就是对客户的生命周期进行触点梳理和提升。把你的这些办法记录下来,形成标准化的执行方式,就可以把客户的管理手段“产品化”。
这个产品化的管理手段会涉及很多环节,比如找到客户是谁:你就要去看看和客服聊天的情况,或者自己跑客户群里面去看看,然后结合数据情况,得出客户画像。
所以客户画像的提炼,需要客服定期提供什么信息、什么数据,去客户群里面观察什么,后台数据要看哪些。就是《客户画像制定标准1.0》
客户怎么来:那你就要了解客户通过什么知道的品牌,容易被什么吸引。那你就要协调活动运营和内容运营,往这个方面去做拉新。所以用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内容去做客户拉新最有效,记录下来就是《客户拉新标准1.0》
客户怎么活跃转化、怎么留存,也是这样的思路。最后形成《客户管理体系1.0》,然后再不断的优化,就是客户运营在干的工作。
所以如果说活动运营是冲在最前面的将军,那客户运营就是大军的军师。
从事这个职位的人,不骄不躁、不气不馁,有良好的打交道能力、协调能力,并且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规则。
内容运营:
最基础的能力是:反正你要产出内容,至于是你自己写,还是整理别人写的,都可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就是基础的内容运营。平常你能当个小编。
如果你除了能写,还能把控整体呈现,包括设计和客户心理的把握,那就是高级的内容运营。可以把品牌和客户的内容交给你了。
在以上两个基础上,如果你已经能敏锐的探索市场需求的变化,找到品牌和满足客户需求之间的契合点,那你就是顶级的内容人。
市面上,第一类的人才太多,工作也是醉繁重的。第二类也不少,表面活的很光鲜,内地里有多苦逼只有自己知道。第三种,凤毛麟角,我干了10年运营,也没见到几个,如果以后你能成长为这样的人才,别忘了提携小弟。
这个岗位适合的人,属于有梦想有追求有自己品味的人。这类岗位的发展方向有2个:
1、以写为核心工作的方向:比如做个人自媒体,开个专栏,或者直接就当上作家了。不会活得差,但如果想很好,就得努努力了。
2、以感受为核心的工作方向:比如一些品牌创意、产品创意、活动创意,等等。这种一般活得不错了,只是有些烧脑。
会做内容的人,不缺客户粘性,所以衣食无忧。是所有运营岗位里面,最稳扎稳打的一类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