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又提起这个老话题来,是因为又接到传统媒体记者的电话,问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之间的战争如何如何。
事实上,很难说所谓的微信微博之争是不是媒体炒作出来的概念。这两者之间既不存在你死我活的争斗,也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替代作用。在一个新媒体的概念下,两者都是互相依存的。
媒体这个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被泛化了,尤其是在新浪微博主导下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流,把客户管理、粉丝传播、销售、流量增值等等都媒体化了。杜蕾斯是一种媒体、美丽说是一种媒体,我们爱讲冷笑话更是一种媒体。
既然大家都是媒体,那么初次的价值分配就是统一的:赚取信息送达的成本。
新浪微博增粉丝上一个30万有效粉丝的营销号,一次转发的价格大约是1000元人民币,如果能带动1000次二级转发,那么信息到达成本达到了1元/人次,以20%的转化率(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数据)来算,粉丝主的单客户获取成本达到了5块钱。
那么这个微博大号的客户成本是多少呢?除开人力资源开支,成本可以是0。
曾有许多记者问微博的商业价值在哪,就在于这种成本差。一个客户的行为,就为微博平台贡献了5块钱的价值或者更多,而在目前微博把这些价值都让给了下游客户,以期自身更大的发展。
此外,当微博等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形式消耗了客户更多时间的同时,原有的传统门户所能占用的客户时间变少了。这意味着传统门户的粉丝价值也在降低。但在这波浪潮中,新浪是无所谓的,因为即使是左手转右手,新浪也不会亏。反倒是原本做给搜狐网易的粉丝营销预算,很可能就转到了新浪的账上。
这就是新浪微博在商业博弈上的攻和守。
但显然,微信是棋高一着的。
微信的优势在于群发推送。
在新浪微博上30万粉丝的大号转发,能实现1000左右的有效到达。但对于微信公共账号而言,有1000关注就能保证1000的有效到达。所以,如果微博上的大号能把自己的粉丝全部转移到微信上,那么大号的营收可以翻300倍(理论上)!
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新浪微博的大号纷纷动员自己的粉丝迁移到微信上。微信官方获得这些客户的成本是零。这是新浪微博无法与之对抗的当然,事实上的对抗也不存在。
微信的缺陷在于,难以通过微信发展新客户,而有效的微博运营一定能带来微博粉丝的增长。所有过往的微博内容,是可见的,客户可以针对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订制呈现给自己的微博大号;但微信是一种线性内容,没赶上,就不知道这个微信公共账号是说什么的,值不值得关注。
于是乎,微博用于发展新客户,微信用于维护既有客户。看上去微博微信各守一端,微信得益大一些,但也井水不犯河水。
但世事无必然。在聪明的中国人面前,什么困难都不叫困难。谁说微信不能发展新客户了?
考虑到发展300个微博粉丝才相当于发展一个微信关注的价值比。有许多新媒体账号开发出了各种发展微信账号的方式。
最早是利用微信查找周边客户来推广自己的账号。但这种方法太慢,现在流行的是,注册几百个微信账号,然后满世界丢含有各种挑逗信息的漂流瓶,瓶主的账号上则要求添加另一账号以交流。通过这种方式,这些微信大号们,每天可以获得数百关注的增长相当于在微博每天增加数万粉。而成本呢?雇几个会用电脑的廉价劳动力一个月才几千块?
这种现象,是活跃客户接近一亿的新浪微博在新增客户红利基本已经消耗殆尽产生的必然。而对于微信来说,这一步还很遥远,更重要的是,微信客户不需要活跃也可以产生有效的粉丝价值。
所以,非要把微博和微信放在一个PK台上的话,无疑微信会更强大一些。但是微信没必要把微博干掉。当这种靠丢漂流瓶的急功近利的洗客户方式走到头时,微博的商业玩法已然实现了转型。而微信也许就走上了另一条路。
在大量小白客户越过桌面互联网直接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时,这种不同客户群的信息差造就了所谓的新媒体的利润空间。而微博和微信把控着这些利润空间的源头。对于一个基业长青的平台而言,谁去动这个信息不对等的利润,谁就是短视。所以现在令各种成熟客户所不理解的怪现象会在微博和微信上蔓延。
但是很不幸,发烧友不是主流客户,成熟客户也不是主流。主流是在广大田间地头的小白们。只有当他们成长起来,微博和微信才有所谓的商业价值可言。
所以,当下与其去追问微博与微信怎么PK,倒不如想想,是否要放低身段切入这个目前客观存在的不合理的信息差中,搞一点原始积累和种子客户呢?
如果您想增加营销推广或者其他业务,请联系我们客服,我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