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做自媒体,打造自己的个人IP,为什么你写的干货没人看?揭秘流量来源的底层逻辑。
今天咱们来讲点干货,没人看,也要说。也算是我做的不好的地方,说出来给大家避避坑。

普通人打造自己的个人IP,为什么你写的干货没人看
说实话,这是我从短视频的运营方法中学来的,我觉得不单单适用于咱们做短视频,我们写文章也是可以利用起来的。
话不多说,我们这就来看看。
1、什么内容用户喜欢看?
有很多小伙伴在做公众号的时候,会陷入一个误区,觉得是不是我不讲干货就没有流量?
可是,有的小伙伴就发现了,我说的全是干货啊,流量也并不是很好!
我们就会发现,文章里,不讲干货没有流量,全是干货也没有流量。
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可以想一想,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
我觉得,我们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认识到的一点就是,我们作为知识博主,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
是另一个知识博主吗?不是!
我们的竞争对手是短视频,小游戏,电视剧,短剧,小说,是一切抢走用户时间的内容。
就像前两天我们吃瓜的闹剧,本质上也是为了抢夺用户,但是他们找错了目标和竞争对手,做了完全没有必要的斗争。
现在这个社会,打败我们的往往不是同行,是跨界!
相信大家都刷到过这样的视频:先讲一个很离谱的故事,最后是一个英语单词。
我们也经常说,知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脑子。
我们要认识到一点,刷手机,对于我们的用户来说,是一种消遣。
不管是看文章也好,或者短视频也罢,他们是为了放松,为了开心,而不是为了再上四个小时的班。
有位老师说:娱乐是人性,能打败人性的,只能是另外一种人性。
我们要利用大家的痛点,痒点,目的就是用娱乐的精神去传播知识。
我们写文章又何尝不是如此?
那我们现在再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讲的干货没人看,流量上不去,有没有考虑过就是因为我们讲的内容太干了,太枯燥了?又或者爹味太重?
教健身没人看,我们可以聊聊刘畊宏的健身操,或者辣目洋子瘦了之后就变漂亮了。
讲存钱没流量,我们可以讲讲马云、李嘉诚和雷军的创业故事。
当我们用这种方式来讲干货的时候,就比直接讲干货要吸引人的多。
我用过比较好的一个小方法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想象着对面有人坐着和你交谈,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会更平易近人一些。
当然,在如何把文章写的生动有趣这方面,我也做的不是很好,我也在逐步找方法改进,如果还有什么小妙招,我也会及时跟大家分享。
2、不要纠结是精准粉还是泛粉
我们做公众号的很多小伙伴会纠结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只想要铁粉,我不想要泛粉。
但其实,所谓的精准粉,只不过是一句正确而无用的废话。
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你再喜欢的内容,看多了也会烦。
不论如何,我们都要从无数的人群中去找与我们同频的人。
就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人能保证,一开始认可我的人,就会一辈子认可我。
除了这个认知以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我们与平台的关系:我们的内容吸引来读者,平台给我们流量。
我们与平台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关系。
我在让大家接广告走互选的时候也说过,你要让平台能挣到钱,平台才会让你挣钱,这就是我们的互惠互利。
想通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不会再纠结,我们的这些粉丝是泛粉丝还是精准粉。
你给平台什么样的内容,他就给你什么样的用户。
我们想要吸引更多的人,就只能写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看的人多了,平台觉得你有价值了,才会给你更多的推流。
可以说,追热点是基础,就像我们房子的地基一样,地基不能住人,但没有地基,就没有房子。
并且,大家要知道,这世上除了阳光,空气和水,所有东西都是可买可不买的,从来就没有什么非买不可。
用户是可以被转化的!
就像我们下班路上,路过一个卖烧烤的摊,很多人都在那儿卖,我们过去也尝了一口,觉得好吃了就买点。
就像我原本没打算学做自媒体,但我听完你讲的,我觉得有趣,我愿意去学,愿意去为此买单了,这样的客户,难道我们不要吗?
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就会发现,是泛粉丝还是精准粉,根本没那么重要。
我们就是要把泛粉丝转化为我们的用户,我们的铁粉。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有足够粉丝的基础上,若是我只有100粉丝,就别问我的课程为什么没人买单。
当你有了一万粉丝,你推出一个产品,还愁没人买单吗?
3、如何打造爆款文章
有了上面那些认知作为铺垫,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那就相当容易了。
首先,一篇文章想要爆,必须是一个热点话题。
为什么我们追热点的话题容易爆?
就是因为大家都关心这件事,通过你写这件事,大家了解到你这个人,他们就愿意给你点个关注,点个喜欢。
其次,这样的文章要求有信息密度。
没有废话,密集痛点,连环刺激,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完成之后,我们才能牢牢抓住用户的心。
现在人们看文章,多半都是用的碎片时间。
因此,可要可不要的一律不要,可说可不说的一律不说,能用一分钟说完的,绝对不要花一个小时。
越重要的功能,要放到越显眼的位置。
最后,结合痛点选题,爆款文案,在文章中控制节奏和冲突感。
这样,一篇文章就很容易爆。
当大家都明白了这些道理,并且把它运用到你的文章当中,就能更快的获得正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