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不少小伙伴都问我有没有出自己的自媒体课程,十分感谢大家的支持,但说实话,我对自己信心还不是那么足。
我准备明年再出课程,今年就给大家做好服务。同时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也特别感谢大家的支持和理解。

普通人做自媒体副业,不要等到都准备好了再出发
从这一次,大家的询问中,我突然意识到了我的自媒体成长之路,好像都是在被推着走,有时候是流量,有时候是我的粉丝们。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一路走来的亲身经历和感悟。
一开始,我的名字是叫木木读书,这是因为我是想做一个读书博主来着。
那时候,我看到别的读书博主,不用花钱买书,有出版社会给我们寄书,只要我们看完后,写读书笔记就行。
这对于我们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儿啊,谁不想要不花钱还能读书呢,再加上当时在家里呆的都抑郁了,我这就开启了我的公众号之旅。
谁知道写了一两个月,写读书笔记的文章没火,写要不要生孩子的一篇文章火了,爆了一篇10万+。
这虽然偏离了我的初衷,但是系统给了流量,总不能不理他吧,我也做不到无视流量,坚持我手写我心啊。
于是,我就很没出息的向流量屈服了,转头去写情感文。也相当于是从读书博主,换到了情感博主。
这一次是流量推着我走。
之后就是我建立自己的社群了。
大家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在群里挺活跃的人,可能是因为平时都是在家里,接触的人少,被闷坏了,于是在每个群里都是爱凑热闹的性格。
本来也没想着自己建群的,突然我们之前待的一个社群,群主不再运营了,于是,我们几个聊得好的小伙伴们就约起来建立了属于我们的小群。
群收费也是这样的,大家看到我在群里天天分享,就跟我说,不要再做免费的群,让我收费,觉得我的内容值得。
于是我在大家的支持下,从9.9元开始收费,现在已经涨到了39.9元。
这段时间,自己感觉很漫长,但是现在回头来看,从去年12月,到现在,也就是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我群里的用户已经有188人了。
包括我的直播,我的知识星球,基本上都是被朋友们推着走,他们要什么我就出什么。
就连我的个人介绍都是,一开始,我连个像样的个人介绍都没有,只会说大家好,我是木木读书,我的公众号是#公众号:晨沐时光。
和其他小伙伴链接的多了,发现他们都有很正式的个人介绍。
一问才知道,这是做自媒体的刚需啊,就跟交往时大家互换名片一样。
于是,又做了自己的个人介绍,优化了自己的公众号介绍。
链接到临公子之后,在她的指导下,增加了文末的钩子,制作了自己的小册子等等,包括现在开始筹备自己的课程。
通过我这一路走来的经历,我真的觉得,我们一定不要等着万事俱备了再出发。
1、定好大方向就出发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出来;做自媒体,最重要的,也是开始做!
我们要决定的就是,我们的业余时间花在哪儿?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业余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除了上班,还有家里的一堆琐事,想要什么都做,并且都能做好,那确实相当难。
有的小伙伴要考证的,有的小伙伴想要兼职摆摊的,有的小伙伴想要做自媒体的,这都可以。
大家做好了大方向的规划,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别想着我什么都准备好,再行动,这不现实。
一个是我们的时代发展太快,你今天想好的东西,说不定定下周,就过时了。你现在准备的选题库,一个月后已经用不了了。
另一个就是,咱们都不知道,系统会在哪里给你流量。很多时候,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人生也好,我们做公众号也好,是无法做万全的准备的,都是先出发上路,再一步步完善。
2、想要获得成果,要先付出
做自媒体这一行,和做其他工作一样,虽然它是自由职业,那也是一个职业。
想要把它做好,就要坚持,要学习,要付出自己的热情与努力。
我能坚持这么久,也是因为我投入了太多心血与精力,不舍得放弃,只能想方设法把它越做越好。
就像我们谈恋爱时,已经付出了太多沉没成本,就舍不得分手,就想要挽留。
不一样的是,谈恋爱,你付出了不一定有结果;但做自媒体,只要你愿意学习和付出,总是会有成果的。
说到这里,就又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一句话了,做公众号就像种地,不是有了结果才去种,而是种了才会有结果。
我们的收获,与我们的耕耘息息相关。
3、听人说千遍,不如自己试一遍
做自媒体这行,多听课,多实践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只听课,不去做那肯定是不行的,就算我们听再多的课,自己不实操,总归也是海市蜃楼。
有的东西看起来简单,就像网上的AI教程,看上去,人家那些博主做的很容易,很丝滑,但当自己上手实践一下就明白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所以,听再多的道理,不如自己实践一次。
但要是我们只顾低头赶路,不顾抬头看天,那自然也不行。
只是自己埋头做,遇到的问题和卡点,不解决,或者就不去发现自己的问题,那我们无法进步。
就像临公子总说的一个例子,一个只会做番茄炒蛋的人,是不能成为大厨的。
可以说,听课和实践缺一不可。
我们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解决。带着问题来听课,效果最好,钱也花得最值。
而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则通过实践,来运用,把它转化为我们的正反馈。
这样,知识才能为我们所用,才能更好地服务我们。
再说通俗点,咱交的课程费才能更快地回本。
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结语
因此,今天,通过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要号召还没有行动的小伙伴们,一起行动起来。
当我们听说,老师从15年开始写公众号的,到现在25年,10年过去,他已经是年入百万的大咖了。我们都会觉得错过了一个亿的感觉。
那我们从现在25年开始,也不晚啊,就算现在没那么好做了,我们不说到35年,我们放宽到2040年,我相信,坚持到那时候的人,也一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想,能坚持,能好好做的小伙伴,不说财富自由吧,至少是能收获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结果的。
你们觉得呢?